孩子平时做题做错了,当父母问及他们原因时,听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太粗心了”。如果简单地把过错归结于粗心,就会掩盖真正的原因,也让孩子轻易原谅自己,忽视实质的问题,无法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
“粗心”的背后掩藏着什么问题呢?这些问题有没有解决办法呢?今天的这篇文章,建议老师们给家长看看。
粗心是做错题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谁都有粗心的时候,但在粗心表象下,有很多更深层次的原因,表现在不同孩子身上,这些原因所占的比例会有不一样。
我们判断“粗心”的标准通常有:
1.“简单的,不该错的,考试错了”——那就问问自己,熟练度够吗?
2.“原本会做的,考试做错了”——那就问问自己,基本概念真的清楚吗?
3.“审题错了,不是不会做”——那就问问自己,准确率够吗?比如平时做题力求一遍做对吗?
我们常常认为,平时做过的,考试就能做出来,其实并不是。我们必须通过“粗心”看到背后反映出的问题:
1粗心,因为孩子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
所谓熟练度,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成年人,做小学一年级的计算题,每一题其实对我们来说都很简单。
但是当我们在计时的情况下完成题,并不一定全对。如果平时经常做计算类的工作,很可能做得又快又准;如果平时疏于做简单计算的人,很可能又慢又错误百出。
●解决办法:一道题目,反复接触至少要六次以上,并且每次都在思考,才会熟悉并产生记忆。
2
粗心,因为孩子对知识的基本概念不清楚
还有一些题目,学生们认为自己是会做的,因为平时做对过,只是考试错了。但很可能是他们只看过1-2次,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细节到底是什么?并未深究。
在考试有时间限制和压力的情况下,人通常本能地选择自己大脑中最先搜索到的记忆存储,而这个记忆和认知很可能是错误和疏漏的。
●解决办法:试着去讲解题目,如果做到能讲解题目,表示确实理解了。通常在讲解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
3
粗心,因为孩子的习惯有问题
很多孩子写作业不认真、不检查、不喜欢打草稿、不肯写步骤等,也都是习惯的问题。还有书写习惯等,也会导致一些粗心问题。还有的孩子做题喜欢跳步骤,不但容易错,还会导致按步得分时得不到前半部分应该能得到的分。
●解决办法:如果做数学可以在草稿纸上先画图,画图常常能使自己的思维清晰。另外,有的孩子喜欢对同一题给出多种算法的乐趣,这其实也可以帮忙检查出一些错误。
4
粗心,因为孩子做题准确率不高
家长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打字时,每个词是一次输入正确,还是不断删除修改?这个也是准确率的问题。如果平时做事力求“一遍做对”,“每遍都提升”,关键时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对。这需要用心投入,反复多次后才能成为本能。如果做错了,觉得“没关系”,常常会造成多次也无法做到比较好的状态。另外,准确率还和“做题量”以及“题目类型”有关。
●解决办法:每次做题都认真对待,提高准确率,争取会做题,建立错题本。也可以给自己制定训练的计划。每次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才能真正提高成绩。
粗心的危害不言而喻,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总有很多同学痛心不已,感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分析试卷后得出结论:又是粗心惹的祸!而且粗心这个坏毛病“貌似”由来已久,总也改不掉。
粗心只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一定能改掉!之前尝试过却没有成功的同学,只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而已。下面总结出来的几招,渴望彻底改掉粗心习惯的同学可以试一试。
5
6个习惯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
■一、慢慢读题
拿到试卷后,读题速度要慢,尤其是题目较长时,更要慢读,细细读!一边读,一边思考,同时把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比如,把已知的数据标示在题目的图上。切记,题目没有读完,不能妄下结论。
这样一遍读下来,基本也就只需要一遍,有用的信息都正确进入自己的脑海,做题就能正确运用所有的已知条件啦!那么看错题目,看漏条件这些事故,就彻底跟自己拜拜喽。
■二、演算工整
解答数学题时很多计算都会在草稿纸上进行。草稿纸嘛,又不用给别人看,所以很多同学的草稿纸就乱成一团糟。相信孩子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遇到复杂题目,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很多方程、计算式。
然后费劲仔细观察这些方程,找出隐藏的关键信息,才能解出题目。这时候,如果自己的草稿纸上的计算过程比较整齐,干净醒目,那么发现已知条件中暗含的关键信息就比较容易,更不会发生挪错数字,弄错符号等情况。解题过程自然一帆风顺!
■三、回头检查
做完一道题目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结合本题的结果,判断一下结果的合理性。比如:解出来发现结果的数很难看;或者解出来要求的时间竟然是负值。
这时候就需要回头仔细检查一下刚才的计算过程。那么,干净整齐的草稿纸就发挥了它的另一项重要作用——方便检查!
■四、深挖根源
有些题目老师稍稍一点拨,孩子就知道正确的解题方法啦。这些看似粗心导致的错误,其实是概念不清晰。
那么,这时候不能一改了之。应该抓住小问题不放手,深入挖掘根源,运用类比,对比等方法,把相关的知识统统过一遍,彻底理清楚。
■五、专心做题
平时练习题目,作业要重视,把它们当作考试题目看待。做题的时候先把电脑,MP3关掉,然后集中注意力,快速的完成。之后再去听音乐,休息。慢慢养成专心做题,专注做事的习惯,粗心自然就会远离孩子。
■六、信心、决心、耐心
粗心是一种坏习惯,每一个人经过努力,都能改掉这个坏习惯。需要的是自己树立信心,下定决心,同时耐心的坚持。慢慢的就能把这个坏毛病,用细心的好习惯去替换掉。细心的习惯一旦养成,粗心将彻底离开孩子。
以上这些办法您觉得怎么样呢?欢迎在文末留言!
如果喜欢、支持我就分享吧,点赞的小手让我看见~
如何解决学生粗心大意问题
很多同学反映,在考试过程中,容易马虎,每次都丢了很多不该丢的分,具体症状如下:题目看错,难题会做,简单送分题做错,思路正确但计算出错、抄错导致丢分或算不下去。
但在布老师眼里,从来不存在什么粗心不粗心,粗心是个伪命题!粗心只是一种表象,粗心实质可以分下面几种,
1、大脑内部表象错误:所谓大脑内部表象错误——就是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概念和定义定理模糊,公式的运用条件和范围不清楚,乱套一起。正确答案出来后,“噢”一声,用错公式了
2、注意力水平不够。注意力水平不够,又可以分为几种原因:一是心理性自稳态控制能力不够强;二是生理性疲惫
心理性自稳态控制能力不够强又分为两种:
一是心理的不重视,只要改变心态就很容易解决问题,很多学生在平时考不好,而大考时往往能克服这种原因考好就是这种表现。
二是慌乱而造成的,主要从提高心理应激能力上入手解决。一些学生考试时心慌慌而发挥不了水平就属于这一种情况。强化训练即可。以后专门讲如何强化应急考试训练
生理性疲惫大致分为三种情况
1:暂时性疲惫,主要是因为大脑的即时容量不足及思维方式错误共同形成的——反映就是有些孩子考试中间有部分时间突然出错,过后又正常了。这就需要学生在考试时,把这几个题做个记号,过一会再复查一下
2:隐性疲惫,是身体的亚健康状态导致的
这个原因被大多数家长忽视掉了,总是说是孩子学习不认真,只是从学习态度上入手解决问题,问题永远都得不到解决。比如睡眠不良;肥胖;鼻炎;感情淡漠这些外在的表现,都是亚健康状态的体现,都会导致孩子在学习中不能持久,很容易出现注意力涣散。
3:孩子生病了,身体不舒服,这个容易理解
以上是“粗心大意”造成的原因,接下来我们具体讲讲粗心大意有哪些表现以及怎么克服
“粗心大意”说的最多的,莫过于题目看错了,审题领会失误了,我们为什么会把题目看错,审题不清呢?
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
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
很多孩子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
还有的学生碰到没见过的题也会开始回忆一番,有没有做过类似的啊?
要知道当你这么想的时候,哪怕你再集中,也有片刻恍惚,也许很简单的题就给你绕复杂了,值班室有许多孩子回家汇报时说吧问题想的太复杂了,简单题搞错了有木有
还有一种情况,一拿到题,“呀”这道题老师刚讲过,或者前天刚做过,太爽了,三下五除二简单的很,结果写了一大堆,发现不是这么回事,然后才从头看起,即使做出来了,也花费了不少时间,而且对自己有把握的题都做成这样了,做下道题的时候就更加容易出错
真正的“看错”题目,指的是精神不集中不认真导致看错,除非考生心不在焉,不把考试放在心上,或者因为生病,基本上不可能出现这种错误的
很多“粗心”看错本质上是由于过于兴奋或者过于紧张,题目一看,见过,兴奋,然后回忆,不自觉忽略了细节。或者因为没见过,紧张,开始回忆知识点,也忽略了细节。
解决方法——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先看完再写,不要看的过程就马上产生解题的念头。也就是慢审题,再简单的题也请你多看一遍
有时候你猜中了开头,却忽略了结尾。一定要看清楚问什么,题目条件是什么后,再思考,就可以避免这种错误。
做题要以题目本身为出发点。根据问题、题设开读懂题意。题目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千万不能想当然。
时刻记着,不管做过没有,都当作没见过这题,由这题给的信息来决定方向,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你有经常看错题或者审题出错的记录,现在考虑每天做一下这个训练
拿到一个题目后,先仔细看一遍题。然后再看第二遍,再看第二遍时,把已知条件一个个列在草稿纸上,同时把问题也列在草稿纸上,然后开始做题。很多孩子看题时,也画重点线,但没有引起重视。这就涉及到审题技巧(以后抽时间专门讲审题)。这里之处一点事,审题时,一定要把隐藏的条件找出来,写下来
对于数学,尤其如此
“粗心”表现的另一个重要表象就是计算出错,计算出错大多数个人习惯过于分散,喜欢心算,心里想着怎么解答,结果写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原因有三
1、喜欢心算造成的
2、草稿乱打,东一块西一块
3、太随心所欲,所以容易抄错
这种情况多半与性格有关。一般容易犯这类毛病的人都有“随手乱丢东西”的毛病
考试时宁愿在脑海里推演步骤,强行记住结果,也不愿意写出来,如果实在要打草稿,多半信手拈来,草稿纸一片混乱,随便找个空白处就开始计算,形成东一块、西一块的拼凑型草稿,结果一不小心抄错
更有甚者,由于打草稿过于随意,考试一紧张,找不到之前计算的部分,或者过于随意,笔迹夸张,自己不认识或抄错,括号里负负得正,移项后符号相反全忘了。这就是计算错误的根本原因
许多孩子误认为计算就是算一算,没有什么,“考试时细心一点就可以了”,这种错误的想法会给你带来终身遗憾,让你后悔一辈子
试想:平时不细心,考试怎么能细心呢?平时计算总是错误百出,考试时计算会正确吗?
计算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确保正确率,因此先要慢再到快,始终将正确率放在首位
计算出错的解决方法——平时做任何题,凡是涉及计算的,一定要打草稿,并且要规范。
我昨天就严厉批评了一个学生,要求他以后没两天交一次草稿本给我,而且草稿本不准再用白纸了,要用条格本
解决计算出错还需要孩子在平时日常生活可以养成“东西摆放整齐”、“哪里拿来就放回哪里去”、“第一时间处理要事,不要拖到最后才匆忙应付完成”的生活习惯,
要从根本上解决“粗心”问题,还是要从基本功开始,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上就是布老师对于粗心的理解,谢谢大家
给最近很努力的我们一个赞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