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亚健康症状 > 症状治疗 > 人们常说的ldquo亚健康rdqu

人们常说的ldquo亚健康rdqu

发布时间:2021-7-8 10:41:55   点击数:

编者按:经常有朋友说起熬不住夜、浑身酸困、心里感觉累、畏寒怕冷等问题,其实这些都是亚健康的表现,哪些情况会导致亚健康,中医又如何改善亚健康状态呢!今天和大家聊一聊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

面对快节奏的工作和学习压力,很多人会出现不得不熬的夜,不得不加的班,但是长期熬夜加班后会出现越来熬不住夜,浑身酸困很难快速改善,慢慢感觉心里感觉累,四肢畏寒怕冷等情况,这些问题实际上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是阳气虚的表现。

为什么这样说呢?中医药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讲:“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强调了人体物质能量之间的协调,如果过度熬夜会损伤消耗人体的阳气,使人体的机能状态失去协调,而表现出来浑身酸困、心里感觉累、畏寒怕冷等各种不舒服的症状,并且这些不适症状,用现代医疗仪器和设备还查不出来。

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阳气完全耗尽,人就会死亡。阳气具有温养全身、维护人体机能状态正常运转的作用。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机能减退,各器官的功能下降,甚至是高脂血症、高血糖、冠心病、脑梗塞、骨关节炎等疾病产生或加重的重要的原因之一。

除了熬夜,还有哪些情况会导致人体阳气虚?

一、贪凉饮冷

喜欢吃凉的食物,一到夏天,就吃雪糕、冰棍,甚至吃直接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寒凉食物,大冬天也喜欢吃这些寒凉的食物。长此以往,则容易损伤阳气,内生寒凉。

二、穿少受凉

很多年轻人喜欢穿薄的衣服显得苗条,甚至大冬天还穿露脐装,穿裙子盖不到膝盖,慢慢外在的寒气会损伤我们的阳气,出现小腹冷痛,月经失调,膝关节过早出现疼痛,甚至骨质增生、骨刺等退行性骨病。

三、运动过少

中医讲:动为阳,静为阴。“生命在于运动”,只有经常运动,人体的机体状态才能更好的运转,体内的气血才能不淤不堵。方便的交通,如出门坐车或开车,代替步行或骑自行车;工作压力的增大,上班一坐就一动不动,坐了一天,下班后呢,窝在家里又不想出来锻炼。这样下来,逐渐出现人体机能的减退,气血运行就会减慢,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减弱,则出现“寒从内生”,表现为阳气虚弱的情况。

《黄帝内经》言:“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所以大家应该注意保护我们的阳气,不使其无故的流失。

中医又如何改善亚健康状态呢?

一、适量体育锻炼

因为动能生阳气,可以通过慢跑、打太极、练气功、打篮球、踢足球等不同适合个人的运动形式来调节人体的机能状态,可以让全身的经络、气血动起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注意运动一定要因人而异,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适量的运动量。过量的运动量,也会消耗人体的阳气。

最简单的补阳气的简单方法,就是晒太阳,推荐给身体相对虚弱的朋友们。

二、晚上11点之前睡觉

因为晚上11点到午夜1点,也就是子时,从中医的角度讲,这个时候是人体阴阳交接的时候,是一天中阴气最盛、阳气最弱的时候。

《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子时需要充足的休息,促进人体阳气的生发,而不是过度的消耗。也就是要学会顺应大自然昼夜的阴阳变化而养生发之气。

如果此时继续熬夜,或过了午夜1点入睡,就过度耗损人体的阳气,即使第二天睡到11点也补不过来。

三、避免冷饮和注意穿着

明白了过食生冷和穿衣过少,都会导致耗伤人体的阳气,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注意避免过食生冷和避免寒凉的天气穿着过少,时刻注意顾护我们人体的阳气。

除此之外呢,还可以借助艾灸特别是督脉灸,或者中药温补的汤药,或膏滋方来调补身体,使我们的身体始终处于动态协调状态。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顾护藏养我们的阳气是调整亚健康状态的法宝,也是中医养生治病最基本的法则。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及时删除)

作者简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fproducts.com/yjkzl/6206.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