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亚健康症状 > 症状治疗 > 健康知识科普十四亚健康与新冠肺炎

健康知识科普十四亚健康与新冠肺炎

发布时间:2021-7-1 18:32:15   点击数:

2月26日数据显示(显示上一天,即统计25日相关人数),新冠肺炎的确诊人数是人,死亡人数人,治愈人数是人,折合成比率即是:死亡率为3.5%,治愈率为38%。每天新增确诊人数也从几千变成几百,除了武汉之外的省市,确诊人数甚至是个位数!

数据方面全国各地都出现向好迹象,不少人也关心我们何时才能彻底告别疫情。

一、新冠肺炎和非典不一样

非典历经8个月,从年12月至年8月,而国家对非典大范围控制是年6月份,完全控制是8月份,死亡率约11%,非典以高传播率及高死亡率闻名于世,但是也就是因为其毒性太强,死亡率太高,所以只要控制好传染源,就很容易被消灭。

新冠肺炎不同于非典,虽然它的传播性很强(据相关报道,正常人和感染者相处,极短时间内会被传播),但是它的致死率没有非典高,只有3.4%,如果除掉湖北省以外,其他省份的病死率是0.16%,且超八成为60岁以上老年人,这就意味着,60岁以下的人群的病死率只有不到0.7%(除掉武汉,则病死率为0.03%),而所有人群都是易感人群,所以新冠病毒可能与人类长期共存。

二、新冠肺炎可能会成为轻症疾病

新冠病毒的特性是低毒性高传染性。这样才有机会感染更多的人,并长期依靠人类存活下去。这种演化趋势,决定了新冠病毒未来很有可能将长期与人类共存,就像流感病毒一样。

而随着新冠病毒的广泛传播,人体对它的适应能力(免疫识别)也会相应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新冠病毒长期存在,像流感那样每年都要“搔扰”人类一两次,但对人造成的伤害不大也不重,那就必然会促使人们保持警惕,坚持研发疫苗和药物。且病毒也在不断朝着低毒性进化,哪怕新冠病毒像流感病毒一样多变,到最后,新冠肺炎也可能会成为一种轻症疾病。

三、为何有年轻的医生死亡

有两个因素促使年轻的医生死亡,一是病毒量,医生是直接接触病毒携带者,所以医生是处于病毒量非常大的环境;二是身体状态,医生的工作都是非常忙的,不少医务人员本来就是处于亚健康状态,免疫力不太高。再加上,自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年轻医生一直工作在一线,没时间好好吃饭,也没有很多时间休息,免疫力更低。所以年轻的医生会出现死亡。

所以,即使新冠肺炎是低毒性,只是处于亚健康状态,也有可能无视年龄因素的被感染成中症,甚至是重症。

四、亚健康其实就是“缺氧”

年轻医生的病死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知道亚健康不是医务工作者的专利,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都存在着大量的亚健康人群,据统计,世界上只有5%的人群是处于健康状态的,而有75%的人群是处于亚健康状态。

这些亚健康人群通常没有器官、组织、功能上的病症和缺陷,但是自我感觉不适,疲劳乏力,反应迟钝、活力降低、适应力下降,经常处在焦虑、烦乱、无聊、无助的状态中,自觉活得很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疲劳”。

通俗地说,就是这75%的人亚健康状态实际上就是缺氧的症状。还有人提出,退行性疾病在过去一个世纪显著增多的原因是大气层中的氧气在逐渐减少。

当环境氧气浓度下降到17%时,人在静止的状态下尚无影响,如果从事强度较大的活动或劳作时就会呼吸困难和心跳加速;当环境氧气浓度降到15%以下时,人就会呼吸急促,感到疲乏,以致难以从事日常劳动和活动。

而此时,人体的免疫力就是最低的,新冠病毒就会趁虚而入!!!

所以,即使新冠肺炎会成为轻症疾病,只要你是处于亚健康状态,也有可能被感染成中症,甚至是中症。

五、亚健康如何补氧

氧是机体代谢之源,缺氧又是亚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补氧显然应该是一种有效改善亚健康的手段。吸氧的方式可以根据亚健康的不同状态来选择。

1、亚健康前期

有轻度疲劳感,有时失眠,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不如以前,食欲下降等。

建议您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xfproducts.com/yjkzl/6164.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