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少心理健康量表(MHS-CA)
概述
儿少心理健康量表(MentalhealthScaleforChildandadolescent,MHS-CA)由程灶火等于年编制,于年完成信效度研究和全国常模建立。该量表是借鉴目前国内外儿童心理健康评定的研究成果,按心理测量学原理编制的,从24个方面评价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既反映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过程,也反映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该量表编制基于两个基本理念:
1、双极性
心理健康同躯体健康一样,不是没有心理疾病就是健康的,任何心理功能和过程的不足或过度都可能是不健康的表现(双极性),过去的心理健康评定量表都是单极的,而且偏重于精神症状的评估。
2、多维性
心理健康是多维度的,但不同学者编制的心理健康量表包含的维度不一样,如心理健康问卷(MHS)包括5个分量表,个人幸福感、焦虑因子?不适症状?人际关系和应付能力;儿童行为评估系统(BASC)包括躯体情况、情绪状态、适应技巧、社交技巧等维度。中小学心理量表包括学习?自我?人际和适应四个维度。?
结构内容
借鉴国内外心理健康问卷结构,结合个人的临床和实践经验,通过咨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和预试验,最后确定了24个反映儿童心理过程和特征的条目作为本量表的内容。每个条目包含7个等级状态的描述,分别代表7种不同的心理健康,7=过度性病理行为,6=过度性神经质行为,5=高健康状态,4=一般健康状态,3=代健康状态,2=缺失性神经质行为,1=缺失性病理行为。24个条目经因素分析分别归属于5个领域(分量表),每个领域条目数不一样。
1、认知功能:包含感知觉、注意、记忆、智力、学习与工作等5个条目。
2、思维与语言:包含思维过程、思维内容、思维自主性、语言表达、语言理解等5个条目。
3、情绪体验:包含焦虑体验、愉快体验、情绪反应等3个条目。
4、意志行为:包括行为、活动、兴趣、人际关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