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亚健康症状 > 症状特征 > 不健康有病吗第三状态心理亚健康

不健康有病吗第三状态心理亚健康

发布时间:2022-5-9 16:27:05   点击数:

不健康=有病吗?

——第三状态心理亚健康

如今,我们是否发现坚信自己心理健康的人在慢慢变少?

然而,我们觉得自己有病吗?可能并不会,实际上我们的感觉没错,我们确实没有生病,那么我们又为什么不能坚定自己很健康呢?

这就要涉及到我们今天的主题——心理亚健康。先来介绍一波定义,根据祁双翼()所说,亚健康又称第三状态,是一种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包括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感觉轻微,但是已有潜在的病例信息,表现出疲劳增加,活力反应能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这样一看,是不是很像你平时的样子,因为学习压力、工作压力、恋爱压力等等可能的原因,不时感到疲惫、焦虑,甚至影响睡眠、人际等等。

01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表现

人际交往障碍。处于心理亚健康的学生可能会更加内向,表现出自我封闭、消极、难以与人沟通,对参与集体活动不感兴趣,不善于与别人合作,这样的心理状态长时间持续下去,可能会演变成心理障碍。

灰色心理。处于亚健康的学生会有自我认知不足,自信心不足,同时可能会伴有自卑感,导致对就业、升学等感到悲观;日常生活中表现低落、焦虑等负面情绪,对新鲜事物缺乏兴趣。

学习障碍。目前大学生的课程普遍较多,课程内容较多,并且节奏较快,因此对于大学生,尤其是新生,有时会出现难以适应,成绩下滑的情况,部分学生会感到学习困难,甚至将问题放大,对自身能力等产生怀疑。

承受能力不足。大学生处于走向社会的过渡期,难免会遇到挫折,而心理上有处于成长期,有时不足以自行调节自己的情感,而处于亚健康的学生,就会表现出消极情绪,丧失自信,甚至会反向发展,变得情绪不稳定,变得暴躁,易怒等等。

02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产生原因

相比于心理亚健康的既有表现,其成因或许更加重要。在心理亚健康产生的过程中,个体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而环境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个体自身心理素质。个体心理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决定着应对挫折、压力等问题的方式。如今,大学生普遍学习压力大,生活方式不健康,存在熬夜、缺乏体育锻炼等等,加上身处新环境(对于新生来说),面临毕业(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大学生很容易产生生理上的不适应,如疲劳、睡眠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等等;以及心理上的不适应,如失落、消极、焦虑等等,久而久之,部分难以自行调节的大学生就会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

外界的环境。外界的环境,如学校的教育,家庭的期望,社会的大环境,都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社会的快速发展,让大学生很容易产生跟不上节奏的感觉,互联网时代的巨量信息让大学生很容易迷失在真真假假的信息输入中,理性思考慢慢被消磨;而每个人的家庭教育都是不同的,或许由于父母的原因,有些大学生会经历别人难以想象的苦难,这些都会是心理亚健康甚至是心理疾病的推动力量。

03

心理亚健康的调节

研究表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采取有效的锻炼方法、提升心理资本或者说心理承受力都是调节心理亚健康的有效途径,然而这显然不是个体能够简单完成的事情。如果很容易,那么我们为何要选择停留在亚健康的状态下呢?

我们期待通过心理训练的方式,改善心理亚健康状态。首先,我们提供自评测验,辅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否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之后我们通过文章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时常面临的心理问题是否真的那么可怕?是否真的不可改变?最后,我们提供心理训练的相关方法,让大学生在身处心理亚健康状态时能够及时调整,在平时生活中能够提升自己面对亚健康的心理资本。

参考文献

祁双翼,西英俊,马辛.().中国人心理健康研究综述.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06),-.doi:10./j.cnki.cjhp..06..

闫雪秋,郭庆,许毅.().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研究概况.中国疗养医学(08),-.doi:10./j.cnki.ccm..08..

文案:李海龙、李琳

排版:朱浩

主编:李海龙

出品:知己工作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fproducts.com/yjktz/727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