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估计,全球有逾3亿人患抑郁症,约占全球人口的4.3%。其中,中国有万抑郁症患者,相当于个人里至少有3人有抑郁症,当看到这个数据,还是觉得很惊讶。WHO关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在身体、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健康的内涵并不仅仅是有或没有疾病,而是包含了心理、社会适应等重要内容。心理健康状态与躯体生理健康状态密切相关,躯体健康状况越差,心理问题发生率越高。这个定义还明确地告诉我们:健康是一种“状态”。
古往今来,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没了健康的根基,事业、爱情、家庭,以及功名利禄,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然而,健康却总不肯安心地陪伴在我们左右。高血压(中国3.3亿人)、糖尿病(中国1.14亿人),癌症(中国每年确诊超万例),脑卒中(中国万人),冠心病(中国1万人),甚至抑郁症(中国万人),我们面临着似乎越来越多的健康问题。
有一个概念叫“亚健康”。加班熬夜、缺乏运动、饮食结构不合理,加速透支着现代人的健康。据统计,我国现有近10个亿的“亚健康”人群,在这些“亚健康”的暗示下,人们跟风,盲目养生,很容易把钱花在各种各样的“保健品”、“辟谷”,“养生之道”上。让很多人上当受骗。这样折腾人的“保健”,不仅不会带来健康,很多时候甚至是谋财害命。我们需要知道,许许多多这些所谓的亚健康可以完全符合WHO对健康的定义,期望某些保健品来改变命运完全是以火去蛾,舍本求末。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身心的健康和我们日常密切相关,正是一些不经意的细节,让我们一步步走向疾病。韩启德院士说过:医生治得了病,救不了命;医疗对人的健康只起8%的作用,真正对健康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另外92%,包括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等非医学因素,而后者就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由每个人的生活细节和习惯所决定。
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时刻保持开心的微笑,不仅让自己完成一件事情可以事半功倍,对于身边的人也可以和谐相处。因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更多的是从互联网上开始交流,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而同时这也造成了我们现代社会患抑郁症、孤独症等影响个人社交问题的其他病症,这已经深深的影响到了我们的健康,所以我们要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
经常扫除负面情绪。在生活中我们要避免自己不良情绪的出现,当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化解,像听一首歌,出门去旅行,在没人的地方大喊两声,让自己的情绪和所有的不爽释放出来,学会交换方式,换位思考,其实事情很简单,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困难。
学会享受,学会为今天而活。美国诗人西贝尔·派屈吉曾写过一份“只为今天”的计划,说的是:如果我们能够照此去做,我们就能消除大部分的忧虑,而大量增加生活上的快乐。所以我们要学会享受生活,去为今天而活。因为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才可以从一些小事中找到快乐,让自己得到放松。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心情,最好的心态是宁静,最好的保健是顺其自然。生活幸福,事业有成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东西,但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健康,两个基点是糊涂与潇洒。让我们心归自然、合理饮食、保证睡眠、多运动、勤用脑、接受自己、改变自己、畅快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