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
未
病
“治未病”的由来
未病,是病了吗?
是一种什么病?
其实,“未病之病””是指病已有,而还没有显露症状的阶段。如果按照现代的说法,可以叫“亚健康”或“第三状态”。
那治未病,治什么呢?
所谓治未病,就是在疾病已经开始有征兆,有不适症状,但没有严重、没有让人倒下的时候就需要防范,也叫做防微杜渐。
治未病这个说法是从哪儿来的呢?上工治未病,出自《黄帝内经》的原文。
我们在初中语文课本里学过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
扁鹊是古代的一位神医,蔡桓公是一位君王,神医扁鹊见到蔡桓公的时候,告诉他这个疾病在皮肤在腠理,不治将恐深,什么是恐深呢?就是会更加严重,但蔡桓公没当回事。
过了一阵子,扁鹊又见到蔡桓公说这个病在往里面走,一步步深入了,不断的在血管里、在经脉里、在五脏六腑、在骨髓,越来越重了。
最后一次见蔡桓公,望桓侯而还走,什么叫还走,就是扭过身跑了。这边蔡桓公拉着他,望着说,为啥见了我就跑?扁鹊说这大王的病已经很严重了,我治不了啦。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治未病的案例。扁鹊是当时的神医,不断地告诉蔡桓公你有毛病,赶紧治,不然越来越重。
蔡桓公没当回事儿,没有听,一次次的都没有听,病就不断的慢慢的发展,从身体的表层慢慢的侵入到腠理,最后深入五脏六腑,以至于到骨髓的时候,这大病已成没法治了,半死半生。
望诊法
在治未病中的重要意义
//
///
那么扁鹊这个神医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蔡桓公有病的呢?
这就是我们中医讲的
“望闻问切”
四诊当中的望和闻,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
[出自《难经》第六十一难。]”
神圣工巧。
扁鹊不可能过去摸蔡桓公脉,也不可能问蔡桓公你怎么了,只能通过望诊和听声音的办法来判断。
望诊主要是通过看对方的神态举止、面色来判断是否有疾病,望闻问切四诊实际是我国古老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蔡桓公一定是在面色上或者是神态步态、身姿上出了问题,才会让扁鹊把握住。
//
///
对于现代疾病,这种诊断还能发挥作用吗?答案是肯定的。
例如就小孩而言,可以从小孩眼下(下眼皮)是否发青,发红,发暗,来判断他的肠胃好不好。
很多人认为眼下主肾,实际上我们经过多年观察及与《黄帝内经》理论、经络理论结合后发现,眼下发青发黑,是足阳明胃经出了问题,同时整个腹部也出了问题。
很多上班族,尤其是女性,很多男性也一样,大多眼下发青、发黑,甚至发红,还会出现眼袋眼泡肿胀的情况。
正常状态的下眼皮,应该是饱满、有卧蚕,明亮光洁、没有任何青、黑、红色的。
有人认为肾虚是房事过度引起、黑眼圈是熬夜造成的,其实这些都是诱因,并不是真正的原因。
天天下地干活的农民有几个黑眼圈的,一对比就一目了然。
凡是有黑眼圈的可以感觉一下,不是肠胃有问题,就是小腹发紧、发胀、发堵,女性有严重的妇科病,男性有前列腺问题或者性功能障碍。
大部分白领、不做任何运动的人普遍有黑眼圈,还有大量的小孩在幼儿园不活动,眼圈不是发青、发红,就是发黑。
在路上看到一个人迎面走过来,如果眼圈黑黑,就知道这个人的肠胃、腹部堵了,这是望而知之谓之神。
//
///
有人说我从小就黑眼圈,不知道啥时候就黑了,一直到现在也没事,也活着呢!
这就是麻痹大意了,你就是蔡桓公!
这个病会随着年岁的增长一点点深入,疾病不断发展、身体越来越差。
希望大家不要做蔡桓公,明明有黑眼圈,却不注意、不在意,导致黑眼圈越来越成为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越来越重,其他不适的症状也会越来越多。
大家可以去网上找足阳明胃经走向的图,就可以看到经脉最后到达眼下的位置:承泣穴。
所以通过《黄帝内经》所讲的人体经络理论,我们很容易通过外在的某一个症状知道哪条经脉出了问题,从而通过这个经脉找到五脏六腑哪里出了问题。
得明经脉健身就是基于《黄帝内经》所述的十二经脉循行走向和人体的经络理论,将其应用于健身,达到祛病治病、提高身体素质、开通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目的。
放飞自我,加入得明!
十期招生火热进行中!
了解更多内容,请咨询客服!
或点击页面最下方"阅读原文"!
快手直播课
公开健身教学、定期更新健身小妙招
快手号:得明健身有话说
(ID:)
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