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暑热
天气炎热,雨多湿重
三伏天的这种“热”
这是养生推手
冬病夏治,“天灸”正当时
天灸疗法在中医冬病夏治(夏养三伏,冬补三九)的理论指导下,是在每年的特定时间,用特定的中草药配方制成药膏,贴敷于特定的穴位,激发人体阳气,增强抗病能力,祛除体内沉寒痼冷,以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用于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感冒、咳嗽;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脾胃虚寒性胃痛,慢性结肠炎;各种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等,还用于增强体质改善亚健康状态,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体虚感冒、慢性咽炎等;改善女性月经不调,宫寒等。
天灸禁忌症●发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疾病的急性发作期;
●3岁以下幼儿,孕妇不适宜;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
●皮肤过敏,短时间内贴敷即会大量起水泡者;
●严重糖尿病患者慎用。
天灸注意事项●贴药时间:成人一般贴2~3小时,儿童贴0.5~1小时。如贴药后自觉局部痒、刺痛的,可适当缩短贴药时间,如果贴药后无任何不适反应的,可疑适当延长贴药时间。
●局部有痒、热、微痛感觉,甚至少数病人局部可出现红晕、水泡均为正常反应。
●为了保证疗效,而又避免引发感染,应尽量减少水泡的发生。若敷药处皮肤有灼热疼痛感难忍时,应及时取下药膏,并用清水轻柔洗净,严禁抓挠,一般可自行痊愈。
●贴敷期间忌食辛辣油腻、冷饮,宜多饮水,并用温水洗澡。贴敷后2小时不宜洗澡,当日不宜游泳;注意皮肤清洁。若出现水泡,或皮肤破损,可用京万红膏药外涂对症处理,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豆腐等。如有严重水泡时,医院皮肤科就诊。
年三伏贴治疗时间伏前加强:7月7日
初伏:7月17日
中伏:7月27日
伏中加强:8月6日
末伏:8月16日
(贴药时间段均为:早上:8:00-12:00;下午:14:30-17:30)
以下站点均可提供治疗:
1、西区翠景社区卫生服务站二楼中医科(西区翠景花园第四幢3—4卡,)
2、西区后山社区卫生服务站(西区彩虹花园A7幢88—99卡,)
3、西区广丰社区卫生服务站(西区安居工程楼一楼,)
4、西区隆昌社区卫生服务站(西区隆昌工业区观昌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