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正是螃蟹肥的時候,國慶期間大閘蟹也成為了家家戶戶餐桌上的美食。近日,一位身心健康評估的患者主訴自己曾經螃蟹過敏史,大概十年前吃完朋友拿來的螃蟹後,開始渾身起疹子,後來一度認定自己螃蟹過敏,後來幾年間慢慢嘗試發現自己吃完后沒有過敏反應,於是心才放下來,然後轉而又開始懷疑是朋友的螃蟹有問題……
評估之後我們發現這位女士的腹溫偏低,腸胃疏通程度也不佳,在給出飲食保健建議的同時,也順便為她的朋友和螃蟹鳴冤。
所謂的食物過敏,根源上其實是食物進入腸胃無法被身體正常的消化吸收,無法被消化的殘渣停留在體內,引起身體的排異反應,最通常的方式就是通過腹瀉的方式排出體外,這時候人會覺得小腹絞痛,便意強烈,有一種必須立即沖向廁所的感覺,而一旦解決之後,立即腹痛也馬上消失,整個人有如釋重負的輕鬆。如果有這種感覺,說明剛剛的腹瀉是因為吃了身體認為不好的東西,主動排出的自我保護反應,中醫稱之為順症。
還有一些人大腸氣機不暢,無法通過大便排洩,身體則會選擇另外兩條出路,一個是通過口鼻把痰濕排出去,表現出來的可能是咳嗽也可能是鼻炎,那麼另一種形式就是通過皮膚外發瘡疹了。
所以雖然說肺主皮毛,但食物過敏的根源還是在小腸、脾胃,當腸胃溫度低且痰濕瘀阻較重的時候,人的消化能力就會降低,以前能消化的食物現在吃了就會出問題,產生過敏反應,新食物消化不了導致脾胃更加的寒涼瘀阻,如此惡性循環。
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身邊有人起初牛奶過敏,隨后出現海鮮過敏,然後開始肉類、豆類過敏,進而發展成吃小麥麵包都會過敏,這其實就是脾胃小腸吸收能力逐步惡化的一個過程。這個時候如果光去抹藥治療皮膚病,吃藥去止瀉的話,無異於南轅北轍,而迴避過敏源也是很龜縮鴕鳥的辦法。徐老師曾經講過一些牛奶過敏的人喝了肉桂煮的牛奶就不會腹痛,而許多小麥過敏的人吃發麵就能夠接受,這說明對於多數過敏患者而言,症狀的根源在於自己的吸收能力,而不在外部過敏源。所以治療調理也應該以溫暖恢復小腸、脾胃功能為主
說回到這位患者,腹診時發現臍周不溫偏涼,說明腸胃一直處在低溫亞健康工作的狀態。推斷當時恰逢腸胃功能不佳的時候吃到了更不好消化的螃蟹,成為了最後一根稻草,開始出現過敏反應。而通過後來的注意保養,腸胃陽氣又重新足以消化海鮮,於是再吃螃蟹就不會有反應了,這種現象也常見於如牛奶、海鮮、肉類等各類過敏患者。所以寫了這麼多,不只是為了為螃蟹伸冤,而是提醒大家當自己或者家人出現過敏反應時,在檢測外因的同時,更要注重發病的內因。
以上介紹的只是目前很常見的過敏現象,當然人和人之間千差萬別,也確實存在先天對於某種物質過敏的現象,希望大家注意,不可一概而論。
-END-
文
星辰
amp
郵箱:hopehealthcamp
sina.北京中医白癜风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