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亚健康症状 > 症状分类 > 你相信哪科中医科,内科,内分泌科,妇科,

你相信哪科中医科,内科,内分泌科,妇科,

发布时间:2021-8-6 2:45:48   点击数:

这是当代人最常体验的异常症状:

1.经常感到疲倦和乏力,没有精神;

2.记忆力不好,反应迟钝;

3.不爱说话,不爱活动;

4.表情淡漠,面色苍白,眼睑浮肿,唇厚舌大;

5.皮肤干燥苍白,头发干枯,指甲容易断裂;

6.比别人更怕冷;

7.常有消极的想法,容易情绪低落;

8.动作比较迟缓;

9.胃口不好

10.睡眠不好

11.有时感到关节肌肉疼痛或手麻;

12.饭后心率太高;

……

如果你出现了上面的症状,而且持续了一段时间摆脱不到,严重影响了你的工作、学习、家庭关系,医院。你会选择去看哪个科室?

1,去看中医,基本上气虚血亏、肝郁、阳虚、体寒、脾虚等诊断跑不了。开了一堆中药,除了可能变胖以外,并不会消除症状。如果你有钱,找祖传中医大家、特殊药物。刚开始感觉好一些,过段时间症状复萌。

2,去内科,血常规会发现一些蛋白指标偏低,基本在指标内,医生爱莫能助,也许开些安眠药和维生素改善睡眠,在开一些中成药,反正也吃不坏。如果你觉得浑身上下,从里到外都是毛病,医生通常建议你去精神病院,或者直接给你开精神类药物。当然如果你已经开始出现全身浮肿,被诊断成贫血或低蛋白血症,治疗方法之一就是大量摄入动物蛋白质。

3,去内分泌科,血液全项检查,被诊断成甲减的可能性极高,吃药,症状似乎缓解一些,但是仍不能完全消除;

4,如果你是成年女性,而且伴随潮热、盗汗、月经失调等症状,基本上会被诊断成更年期。医生爱莫能助,最多建议你去看中医,或者疑似抑郁症;

5,去精神科,百分之百地会被诊断成抑郁症。吃药和住院电休克的区别在于你是否对生活有信心,是否和医生说你有绝望自杀的想法。医生会给你开药,会告诉你一周内复查,因为抗抑郁药会增加自杀风险,而且药物也许3周有效,也许没效,以便换药。你会得到安慰,全人类都会患抑郁症,但是因为不知道原因,所以不能治疗,只能控制。药物还会有副作用,只有忍耐,忍不住的话就再吃减轻副作用的药物;

6,去神经内科,过去一定会被诊断成神经衰弱。可惜神经衰弱这个病名被否定了。原因是它不挣钱!医生最多开些维生素,只是强调休息和营养。事实是被诊断成神经衰弱的人经过几个月到几年的休息都基本上会回复正常。在中国60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诊断成神经衰弱的人应该出现一个高峰。

7,如果伴随失眠,基本上每个科室都会开一些基本的安眠药,比如安定。但是精神科基本上会开神经抑制剂,让人浑浑噩噩。

除了中医之外,剩下的学科和诊断都是从典型的西方机械论出发,西方式思维,各自强调自己能消除某些症状,或者只满足关联关系,比如精神医学+心理学,心内科+精神科,而不是寻求因果关系。结果当然是一部分人稀里糊涂地好了,一部分人不得不熬着,忍受痛苦,一部分终生服药,只是维持生命的简单活动,逐渐失去复杂的思维和情感。

基于中医的气虚血亏、神经内科的神经衰弱诊断,内科(内分泌科)的血液生化指标数据,根据当代神经科学的神经网络营养研究,张晓平的激素平衡理论(《积极调整心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张晓平著),上述的症状可以用“大脑疲惫与营养缺乏综合征”解释并得到根治,完全排除精神科的主观诊断和盲目用药乃至使用电休克、毒品“治疗”。

大脑疲惫与营养缺乏综合征

防止高考生患上大脑疲惫与营养缺乏综合征

大脑疲惫与营养缺失综合征正在肆虐中国社会(一)

大脑疲惫与营养缺失综合征正在肆虐中国社会(二)

大脑疲惫与营养缺失综合征正在肆虐中国社会(三)

大脑疲惫与营养缺失综合征正在肆虐中国社会(四)

大脑疲惫与营养缺失综合征正在肆虐中国社会(五)

大脑疲惫与营养缺失综合征正在肆虐中国社会(六)

大脑疲惫与营养缺失综合征正在肆虐中国社会(七)

大脑疲惫与营养缺失综合征正在肆虐中国社会(八)

预防和治疗青少年累乏征的困境_大脑疲惫与营养缺失综合征正在肆虐中国社会(九)

张晓平

同意作者观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fproducts.com/yjkfl/6358.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