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活动概述
身体活动(physicalactivity,PA)通过骨骼肌收缩引起机体能量消耗增加的所有活动。进行身体活动时,人体的反应包括心跳、呼吸加快,循环血量增加,代谢加速和产热增多等。缺乏身体活动是造成人类死亡的第四位危险因素。
身体活动四个基本要素:频率、强度、时间、类型。(FITT原则)
另外还有身体活动量和进度,统称为FITT-VP原则。
全国爱委会和疾控中心于年共同发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倡导“健康一二一”“三减加三健”。
身体活动的分类
1、身体活动按日常活动分类:
职业性、交通往来、家务、业余休闲(运动锻炼)和身体活动。
2、身体活动按能量代谢分类:
身体活动的本质是肌肉收缩做功。肌肉收缩的直接能量来源是三磷酸腺苷(ATP),ATP的供应途径主要分为无氧和有氧两种过程。
有氧代谢:在氧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氧代谢形成ATP,供应肌肉剧烈运动时的能量代谢所需。
无氧代谢:当ATP不能满足肌肉的能量代谢需求时,利用肌酸酶的无氧分解和糖的无氧酵解生成乳酸,释放能量,再合成ATP供能。
3、身体活动按生理和运动方式分类:
关节柔韧性活动、抗阻力活动、身体平衡和协调性练习。
柔韧性活动(伸展性活动)、强壮肌肉活动、平衡性活动、健骨活动、高强度间歇训练]
有氧运动:以有氧代谢提供能量的运动。又称耐力运动
无氧运动:以无氧代谢提供能量的运动。一般为肌肉强有力的收缩活动。
身体活动强度的常用指标:身体活动强度分为绝对强度(也称“物理强度”)和相对强度(也称“生理强度”)两类指标。同一种运动的绝对强度是一致的,而不同的生理状态个体的疲劳感等相对强度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绝对强度:根据身体活动的绝对物理负荷量测定的强度水平,通常为普通健康成年人的某种运动测定结果。常用指标为代谢当量(METs,也称梅脱)。
代谢当量的概念:是指相对于安静休息时运动的能量代谢水平
1METs相当于每分钟每公斤体重消耗3.5ml的氧
或每公斤体重每分钟消耗1.05千卡(44千焦耳)能量的活动强度。
代谢当量是目前国际上反映运动绝对强度的常用指标。
相对强度:根据生理反应情况测定的强度水平。
(1)主观性的疲劳感:常用指标为自觉运动强度量表等级可以分为轻、中、重三个水平。(2)客观的心率水平、耗氧量等。常用指标为最大心率百分比(%HRmax)、最大耗氧量百分比(%VO2max)等。身体活动强度的衡量1、绝对强度的衡量:根据绝对强度的指标,即代谢当量水平,身体活动可分为:高强度活动≥6METs;中等强度活动3-5.9METs;1.6-2.9METs低强度活动;1.0-1.5METs静态行为活动。2、相对强度的衡量:(1)最大心率的百分比法:中等强度心率一般是60-75%HRmax最大心率计算公式:HRmax=-年龄(岁)目前有推荐公式为:HRmax=-0.7×年龄(岁)(2)Brog量表法:常用6—20级的表。中等强度自我感觉:心跳和呼吸加快,用力但不吃力,可以随着呼吸的节奏连续说话,但不能放声唱歌,如尽力快走时的感觉。最大耗氧量百分比(VO2max%)和自我感知运动强度(ratingsofperceivedexertion,RPE)。当人体剧烈运动时,人体消耗的氧量和心率可达极限水平,此时的耗氧量称为最大耗氧量,相应的心率即为最大心率。健康成人的正常心率为60-次/分钟。身体活动量的衡量1、国际通用的身体活动量衡量指标健康成人每天以4公里/小时的速度走30分钟,每周5天。其计算公式为:每天走步的活动量(MET·min)=3.0MET×30min=90MET·min每周走步的活动量(MET·min)=90MET·min×5=MET·min2、千步当量1千步当量相当于普通人中等速度(4千步/小时)步行10分钟(约1千步),即3梅脱×10分钟=30MET·min的身体活动量。千步当量可以根据体重转换为能量消耗也就是60公斤体重的人从事1千步当量的活动,约消耗能量千焦(31.5千卡)。身体活动的生理反应、运动后恢复(一)身体活动中的反应;(二)身体活动后的恢复身体活动的恢复三个关键环节:疲劳、恢复和适应。身体活动的健康益处1、就强度而言,中等强度(3-5.9梅脱)身体活动,如4-7km/h的快走和低于7km/h的慢跑,可以降低慢性病的风险和病死率。2、就活动时间而言,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对慢性病好相关症状预防获得的支持的证据最多。延长时间可以获得更大的健康效益。3、身体活动的健康效益有赖于长期坚持。4、每周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每周约8-10梅脱?小时)身体活动量。可以获得更多健康效益。5、过多静态行为对健康的危害逐渐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