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感谢王逊主任,是他用精湛的医术诊治了我的疾病,不在沉溺于患病的恐惧中,使我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身患口底癌的患者付某,医院西院区肿瘤科门诊激动地说!
原来,患者付某于2年前查体发现的口底肿物,当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诊疗。一直拖到进食困难,医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口底癌,在该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恢复不错,当时医生建议他进行局部放射治疗。因为听说这种癌症属于小器官癌症,目前来说没特效的治疗手段,不能保证治疗疗效,而且放疗还会有一些副作用,当时果断的放弃了放射治疗。自从诊断为口底癌后,患者付某的心里就一直惶恐不安,加上术后说话吐字不清、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还有一个根植于患者内心更深的恐惧:这个病如果不管它,会不会复发,或者转移,如果要治疗究竟应该选择何种治疗手段比较好?
后来患者全家人商量后决定,试试中医保守治疗。医院特邀北京孙桂芝工作室专家王逊主任前来会诊,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前来应诊,王逊主任不仅耐心询问病情、认真诊脉,还细心地叮嘱平时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注意事项,让患者付某感觉特别亲切和温暖,树立了治病的信心!王逊主任根据患者情况辩证施治,拟益气养阴、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之法,辩证加减,经过王逊主任一年多的精心诊治,现在患者说话也清晰了,精神状态也好了,最近刚医院肿瘤科完成了系统的复查,两年多了疾病也没有出现复发和转移,根本看不出是肿瘤患者。
据了解,为方便肿瘤患者就医,医院西院区肿瘤科特邀中国医院孙桂芝名老中医工作室专家王逊主任定期来院会诊,让百姓不用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北京专家优质的诊断和治疗,不仅为患者节约了诊治时间、降低医疗成本,也为均衡配置医疗资源、实现优质资源下沉提供了样本,医院自身发展,提高医生的医疗水平具有推动作用。
医院西院区肿瘤科简介:
医院肿瘤科是以中医特色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专科,位于医院西院区正和楼一楼。与中国医院全国中医肿瘤专科医疗中心共建中医肿瘤专科联盟,与北京中医院肿瘤科、天津中医院肿瘤科共同成立中医肿瘤协作组。与北京中医院肿瘤科合作,成为“北京绿色医疗新技术产业联盟京津冀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医院专家合作,定期邀请专家会诊,开展肿瘤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粒子植入术、血管介入、肝动脉栓塞术、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等微创介入手术。以“扶正祛邪、解毒化瘀”为治疗理念,主张“以人为本、带瘤生存”,治疗手段包括中医中药、化疗、微创介入治疗、靶向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心理治疗等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通过国际远程会诊平台开展与老挝专家的远程会诊,为肿瘤患者提供向治疗药物。
王逊,中国医院,医学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全国第四批全国老中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孙桂芝。
王清贤,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临床医学博士,全国第五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临床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良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中医杂病、癌前病变的早期预防、亚健康的中医调理、中医养生膳食指导。在中医药内服,外治配合手术、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各种治疗方法,减毒增效,延长生存,提高生活质量,预防肿瘤术后复发转移、晚期肿瘤带瘤生存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16篇。主编《刘玉洁临证薪传录》、《刘玉洁临证心得》两部,《张锡纯用药新解》、《外科疾病基础与临床.胃癌》副主编2部。共参与9项科研课题,分别获得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
出门诊时间:每周一下午、周四全天、周五上午医院西院区正阳楼一楼肿瘤科门诊,每周二、周三上午医院保和楼二楼肿瘤科门诊
于倩,主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曾于北京中医药医院肿瘤科进修。临床擅长化疗、氩氦刀冷消融、粒子植入、射频消融、闭式引流、肾造瘘术、胆道引流、膀胱造瘘、穿刺活检、骨水泥成形术等。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
张凇铭,主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擅长内分泌相关肿瘤的治疗及放化疗后不良反应的中医调理。
郑美媛,中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北理工大学,师从于河北省名老中医刘玉洁教授,善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肿瘤、肺癌、妇科肿瘤等肿瘤内科病,并善于运用中药配合放化疗,减少放化疗的副作用。
葛源森,中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河北省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委员会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及肿瘤相关急重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