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亚健康症状 > 症状病因 > 地藏本愿经第七讲见浊,命浊,劫浊,众生浊

地藏本愿经第七讲见浊,命浊,劫浊,众生浊

发布时间:2022-5-27 19:29:30   点击数:
同一位本师,同一种信仰——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让我们一起回家。地藏菩萨本愿经第7讲各位师兄好,咱们继续来分享地藏经,这一篇是第七讲。按照惯例,先来回顾一下上一讲,我们主要分享了两个概念,第一个是善行的三大种类,以及对应的善报,而忉利天就是行善但不修行的最高去处了,比如佛母摩耶夫人就依据生下佛陀的功劳而往生在此处。第二个就是“一佛出世,千佛护持”的道理,释迦佛在涅槃前为母亲说法,其余三界十方的无量佛菩萨们自然也要来捧场了——毕竟要想佛法兴,唯有僧赞僧,诸佛都不例外,我们这些佛弟子们更应该如此。比如说哪里有人在弘扬佛法,哪怕并不是什么高僧大德,见解可能也不是很完美,名声也不是十分响亮,但我们只要看到了,都要去支持一下,而不是去找茬或者指手画脚,这就不是佛弟子的胸怀了。好,回顾咱们就到这里,继续往下读经。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译文:这些诸佛菩萨们就赞叹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说他老人家能够在娑婆世界这个五浊恶世当中,显现如此不可思议的智慧和神通,调伏那些性格刚强,恶习难化的众生,让他们能够离苦得乐。这一句话含义很深,还涉及了许多概念,咱们一一来解释。首先就是这个“五浊恶世”,这个名词师兄们应该经常听到,也知道它是用来形容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但究竟是哪五浊,又恶在哪里呢?这“五浊”分别是见浊,劫浊,命浊,众生浊,烦恼浊,大家看完后就明白了,如果有人再问起就可以给对方解释一下,也是一种法布施。①见浊顾名思义,就是见解上的污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偏见邪见等等,这个在世俗的说法中被称为“三观”。一切行为的变化,肯定先是从“见解”或者“三观”上开始的——正见肯定会带来正行,反过来邪见带来的也必然是邪行,所以“见浊”也就是后面那四浊的原因。大家不妨看看周围,再想想自己,关于人生和世界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如果大家都是为了钱,为了名,甚至不惜损人利已的话,那这个世界又怎么可能好起来呢?②劫浊劫这个词,在世俗中往往代表着“劫难”,比如小三灾“刀兵饥馑瘟疫”和大三灾“火水风灭世”之类。但其实这个名词最初是来源于佛法,梵语叫做“劫波”,严格来说是一个时间概念,指的是一个世界“成住坏空”的四个过程。这个概念比较深奥,咱们以后有机会再往细里面说,大家只要明白这是一个很大的单位就行了——一个“小劫”就是一千六百万年,中劫等于二十个小劫,而大劫又是四个中劫。每一个大劫,就等于是一个大千世界的“成住坏空”的一次轮回,这里面的众生更是要轮回千百万次了。而“劫浊”就等于是这个世界一直在变化,尤其是往“破灭”的方向。③命浊命浊,简单来说就是生命和精神方面的污浊。现在社会人们似乎越来越长寿,但是生命的质量不仅没有提升,某种程度来说还在下降。比如说过去六七十岁的老人都是健步如飞,农村的还能下地干活,城市里面的溜个鸟儿,打个拳之类的也没问题。而如今四五十岁的人“亚健康”都是一大片,走个几步路就喘,坐一会儿就“葛优躺”了,身体素质恐怕还比不上过去的老年人。所以说,现在的长寿只是仅仅“活着”而已,与其一味的延长,不如增加质量,就像是一百斤废铁的价值也不如一斤黄金一样,这就是“命浊”。④众生浊众生指的就是所有的“有情众生”,众生浊简单来说也就是众生积累的“共业”,比如最明显的,就是如今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个大家的感受应该是最深切的,尤其是年纪大的师兄们,虽然如今的科技水平越来越高,物质生活也是越来越好,可是周围的环境反而比以前更加差了。就像是我小时候,记得晚上星星都看得很清楚,我们还会去数星星,感觉数不胜数一样,而如今天气好的时候还能看到个十几颗,大部分时候几乎都看不到。还有空气质量,食品安全等等,这在几十年前应该都不是问题,而如今却都已经非常严重了,再过几十几百年,我们的后代子孙恐日常生活怕都要带着氧气罐,也只能从书和纪录片里面了解过去了。⑤烦恼浊这个说的主要是众生情绪和心理方面的“污染”。我们世俗中有一句话,叫做“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里的“不如意”差不多就是烦恼浊的意思,这里面包含很多,比如嫉妒,比如贪婪,比如烦躁,比如愤怒,比如失恋,比如忧愁等等。而这些负能量还有很强的传染性,会不停的传播和扩大,就像是“流感”一样,最后会导致很多人都受到影响,整个社会也都越来越焦虑,越来越自私,戾气也越来越重——而这个趋势在如今更是肉眼可见的在增长。以上就是“五浊”的含义,相信大家都能从身边感受到,很多师兄都觉得活得很累,很苦,整个社会的负能量也很重,所以才被称为是末法时代。但是我们不能失去信心,更加没必要去指责别人或者外部环境,最重要的先从咱们自己做起——把自己心中这五种浊念都一点点的消除干净,有空了就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见浊命浊烦恼浊之类的,要是有一定就多做忏悔。这才能不辜负释迦佛专门来这里度化众生的恩德,否则他早已经得了大自在,自己去清清静静的逍遥生活岂不是更好,又何必再跑回来管我们这些在“泥坑”里面的人呢?好,这一讲咱们就先到这里,感恩各位师兄,希望大家都吉祥,欢喜,自在,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请大家都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愿三恶道日减一生红尘若镜



转载请注明:http://www.xfproducts.com/yjkby/730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