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亚健康症状 > 临床表现 > 异症同治是整体调控征服免疫系统疾病

异症同治是整体调控征服免疫系统疾病

发布时间:2019-1-1 22:07:35   点击数:

“异症同治”是整体调控征服免疫系统疾病不可替代的方法

——论点来源于我在第二十四届世界心身医学大会上的讲话《难经的身心文化》

导语:古话说一字值金,又说一失足成千古恨。前者指的是某种事物的价值体现在一个字时的得失是非上;而后者指的则是为达某种目的,针对与之相关联事物规律的认识与处理方法不正确而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以前者为例:笔者家乡有一煤矿,未经正式开采就宣布报废停工损失惨重。究其原因是设计师标图时把“虎场”标为“虎头”。窃以为这种失误在哪个行业都存在,差别仅在比率高低而已,医疗界也不能例外。

一、辩证论治中的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按中医理论,辩证论治由“辨症”与“辨病”两个概念组成。其中辨症指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外在表现形式;辨病指的则是掩盖在症状背后的疾病原因及发展变化规律。

临床医生通过中医四诊获得患者体内疾病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症据执果索因,用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和阴阳五行制化调控理论为主导进行整体分析,透过各种疾病同有的表现症状之间症状群对比找出的差异,对疾病病因、病人体内环境及发展变化规律进行抽丝剥茧的研究,最后形成一个疾病入侵发展变化的路线图,再以此为据制定出符合疾病发展规律、顺应人体生物自主调控系统平衡常态的防治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手段。这个执果索因逆向追溯的推理过程就是辩证论治!

在这里就出现了“一字值千金”、处理不好就“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亡羊岐路。作为临床医生,应该清楚地认识“辨”字与“辩”字的差别:“辨”的过程是四诊收集比较和综合症状的过程;而“辩”字所内含的则是以“辨”所得的结论为依据对疾病入侵人体后,与特定病人体内宿邪交感引发的变化、对肌体的伤害程度和对人体自主调节控制系统形成的伤害程度。最终才能推演出疾病的病因本质。

然而理虽是这个理,在疑难病防治临床实践中,受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不同教育背景、不同人文层次制约的医者,能把“辨”与“辩”、“症”与“证”各自内涵搞清楚,并在实践中把“病”与“症”相互之间纵向和横向联系搞清楚的人,说句不恭的话实在不多。人的疾病往宽泛的角度说不过两种即:常见病与疑难病,两种病之间还存在着必然的因果递进关系。像天上不会掉馅饼一样,凡事皆有因。

中医传承发展了几千年,沉淀累积成就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但古人并没有说过中医学已发展到尽头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客观上也确实如此。冷静了分析:在对常见病治疗中,前人总结的在辩证论治思想指导下,一人一方、一病一方的方法经千年实践证明体系的完善是无可质疑的。作为后人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为功名利禄所累,一心向善完美传承就算大师了。但在疑难杂症防治领域,客观地说前人没有成功解决,指望我们取得突破的事还很多。

在中医临床中,天人合一、整体观指导下的辩证论治是个总纲。它的内涵包括“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两种方法。“同病异治”一般指的是六淫、七情、外伤造成的对肌体功能性伤害导致的浅表性疾病;而“异病同治”对应的则是指在对浅表疾病失治、误治、治疗不彻底留下隐患后造成的、以内环境进行性恶化为主线引发的、人体生物自主控制系统,从原因到过程再到结果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疾病。

然而,现代中医受西化潮流的影响丢掉了“天人合一、整体观和阴阳五行制化调控”的核心灵魂,追随不追究病因、不研究疾病发展转化规律,一以形态特征为标准,盲目地把随内环境恶化程度分阶段形成的如:慢性炎症、组织增生、息肉、结节、囊肿、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等等阶段性产物与病因本质割裂,把每一阶段性的“症”状,当作一种疾病来进行研究与治疗,人为地创造“病名围城”,把民众置身于健康灾难的恐惧中,费时百年而无果时则委之曰:病因不明,治疗只能按“完全缓解、部份缓解和不缓解”三个级别来评价。

二、异症属同病,治疗方法也应相同

从传统纯学术理论的角度讲,“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这两个概念内涵与外延的阐述是清晰的。但从临床的角度说,这两个概念现有的内涵不能完全解释疾病与临床表现症状的同一性,必须继续进行深入的发掘与补充完善。窃以为:进行深入发掘与补充完善的切入点就在“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这两个概念内涵的深度挖掘与广度扩充上。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就“同病”与“异病”中的“病”与“症”的内涵认知做到准确定性,以区分“同病”与“异病”、区分“病”与“症”之间各自的内涵差异。以风寒感冒为例:“病因”是内虚为寒邪所乘致病,“病症”则表现为恶寒、或发烧、疼痛、或咳嗽等等。而具有上述单一“症状”的疾病不在少数,只有对各类疾病发生的症状群进行比对排除,才能使“风寒”这个病因予以确认。由于前人对六淫、七情与外伤引起的常见病的治疗,无论理法方药任何一方面,都已经形成了符合疾病发展规律的完善体系,在此我们不必赘述,仅就疑难疾进行讨论。仲景《金匮要略》即是在疑难病领域前人留给后人的、少见的系统性理论与实践的经典教课书。但漫漫历史长河,能像皆书一样自成体系的丰富的遗产其实并不多,后世基本再没出现过类似详尽讨论的经典。也就是说我们面对疑难病的水平,不但没有理所应当然地在前人的基础上向前跨越一步,完成仲圣未完成的任务。却相反是睡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等经典的肋骨上浑浑噩噩几百年,终致授人以柄,埋怨中医经典太复杂,只可意会难予言传,明明治好了病还要背个糊里糊涂活着的历史包袱,这个矛盾的症结在哪里呢?

我以为这个过错出在对医学是讲理的“道”,医术是把“道”中规律落实到“器”层次上的具体方法,这层理解不到位。在应对慢性炎症、肿大、息肉、增生、结节等疾病时,不能正确认识;疑难病与常见病本质差异,不能认识;一人一方、一病一方的常见病防治方法不可以在疑难病中使用,同病异治的方法也不可以在疑难病中使用。

用常见病的推理方法来分析疑难病有点不靠谱,理由在于常见病对人体伤害主要在有形的浅表,而疑难病伤害的则是整体控制系统的神机!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以“症”命名的病,都是“同病”,只是以阶段区分的表现“症”和参与内部气化的邪毒属性各异而已。常见病之所以同病异治,原因在于虽然病因相同疾病对人体的伤害在浅表,但每个特定病人体内阴阳盛衰的情势各别,只能采用一人一方、一病一方的“同病异治”方法才能有效应对。而所有疑难病对人体的伤害都已不同程度地深入自控系统神机。因此,虽然“症状”表现千奇百怪,其本质都无非是神机在一种疾病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形式。这个本质属性决定了它们都是同病、都是自主调控系统的懒政、乱政所促成。这种同病的性质决定了无论哪种学术体系、哪家流派、从哪个具体点位、采用哪种方法治疗,都必须以恢复气血津液的运动平衡、修复受损害的神机为调治的标的物。这个方法就是:“异症同病亦必须同治”!

尽管该观点有点悖离经典,但疑难病防治百年难以取得进展从整体上证明这个观点有值得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呢
白癜风诚信单位


转载请注明:http://www.xfproducts.com/yjkbx/3387.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